教育部計畫 

電子系95-99年本系教師承接教育部專案計畫一覽表

年度

計畫名稱

執行期間

經費

執行成效

95

ARM-based工業電腦平台開發

2006/5/1~12/31

430,000

完成ARM-based之原型板及相關工業控制RS-232、RS-485、A/D、D/A之介面 。

95

運用光子晶體光纖研製商用光纖雷射

2006/5/1~12/31

370,000

1.申請一件中華民國專利 9604
2.發表一篇SCI期刊 Applied Optics
3.發表一篇會議論文WOC/Canada

95

太陽光電能應用關鍵技術研發

2006/5/1~12/31

580,000

本案發展以下技術:太陽光電池系統與蓄電池系統規劃、最大功率追蹤器研製、並聯功率因數修正技術、市電與太陽光電能供電比例分配策略研究、太陽光電能系統整合測試、LLC串聯諧振直流電源供應器研製

95

影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先導型計晝

2006/1/1~12/31

3,038,838

負責推動教育部影像顯示人才培育工作,辦理總經費約4300萬元的計劃審查、補助、及訪評工作,共補助7個區域特色中心、一個知識交換平台、及數十件學程、遠距教學及課程補助案。

95

光通訊系統教學推動中心

2006/1/1~12/31

2,751,200

1.舉辦光通訊實習訓練班三班
2.開授課程:光通訊實務與實習、半導體雷射實務與實習、光纖光學實習等
3.提供博士生與碩士生論文研究
4.訓練大學部光通訊專題生
提供北區夥伴學校師生實驗分析

95

TV整合系統

2006/1/1~12/31

800,000

完成具自動量測及校正LCD面板之系統,大幅減少合作廠商生產過程所需時間。

95

高性能LED背光驅動電源關鍵技術研發

2006/1/1~12/31

800,000

本案利用三組高壓SRC電源個別驅動RGB LED,降低傳統切換式電源供應器之EMI干擾。其次,由於SRC零電壓切換技術故可減少功率開關之損耗。再者,LED驅動電流利用相位偏移技術,改善SRC輕載時輸出電壓無法穩壓之缺陷,並可將背光模組驅動電源之整體效率提昇至94 %。
背光模組光學回授部分,本案利用擾動觀察法即可完成RGB LED之PWM調光功效,藉此可精簡Philips公司所提之背光模組,其PI回授補償器之設計步驟,進而簡化DSP晶片之軟體撰寫流程。

95

動態灰階快速反應時間技術

2006/1/1~12/31

600,000

碩士論文

95

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製造技術開發

2006/1/~12/31

820,000

開發出非晶矽薄膜太陽電池製作機台

95

97

嵌入式軟體課程推廣計畫

2006/12/1
~
2008/1/31

1,000,000

1.95年度下學期開授嵌入式即時作業系統課程
2.96年度上學期預計開授嵌入式系統與應用課程

95

97

前瞻晶片系統設計人才培育先導型計劃-95年度前瞻課程發展計劃

2006/9/1
~
2008/1/31

600,000

完成嵌入式微處理器程式設計之完整課程及教材提供教育部供全國大專院校推廣之用。

95

96

超大型積體電路與系統設計教育改進計畫-介面設計教材發展計畫

2006-09-01 ~
2007-01-31

2,501,000

產出教材包含十個主題約900多頁投影片,包含13個實驗模組

96

「資通訊教學推動聯盟中心」數位家庭教學推動聯盟中心「家庭網路平台」教材發展計畫

2007/9/1
~
2008/3/31

375,000

協助團隊完成「數位家庭平台標準與架構」之課程教材提供教育部供全國大專院校推廣之用

96

影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計畫

2007/1/1
~
2007/12/31

3,398365

1.縮短產學落差:本計畫與教育部其他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的主要差異,在於影像顯示科技產業已蓬勃發展,人力需求急切。因此本計畫除了一般先導型化的人才培育措施外,重要的措施與成果為在人才培育方面的產學合作,以快速提供產業需求人力,並縮短學校訓練與產業需求的落差。

      • 辦理產學競賽獎:秉持著「業界出題,學界回答,創新突破」的精神,以達到產學研多方的合作交流。此類競賽已舉辦多屆,包括與友達光電舉辦「友達獎」,及與奇美電子舉辦「奇美獎」,藉由高額獎金吸引優秀團隊參加,提昇競賽水準;並透過業界提供技術諮詢,提升技術層次,縮短產學落差,已成為相關學界的年度盛事。據舉辦單位表示,競賽水準逐年提升,業界因此比賽,發掘學界創意與研究團隊。例如,業界由學校參賽的作品中發現可技轉技術,而與學校團隊產學合作;另外參賽學生也視參與此項競賽之成果為特別成就,因而獲得國外留學機會。
      • 影像顯示科技創意及應用特色中心跨校聯盟結合台南地區之大專院校與業界(奇美電子)合作共同建立「影像顯示科技創意及應用特色展示中心。」結合南科園區,發展出影像顯示科技創意及應用,讓顯示科技更貼近生活。
      • 影像顯示LCD/LED製程技術與設備特色中心,配合國內光電面板產業之需求,使學生畢業後能立即投入就業市場,與友達合作,簽訂「學程協議書簽署」,正式締約共同推動影像顯示人才培育之產學合作。完成特色群組課程修習之學生,將授予學程證書;如通過友達公司人格特質測驗評量之學生,由該公司先行發給「聘僱意向書」,於學生畢業或役畢後優先錄用。

2.國際交流:本計畫除引進國外師資提供國內師生前瞻及最新影像顯示發展資訊外,也將本計畫推動的各項前瞻人才培育措施整理投稿至國際知名的ICEE工程與科技教育研討會,並獲接受發表,將本計畫推動成效推展至國際社群,提升國內人才培育之聲譽與能見度。更獲韓國顯示產業發展協會(KDIA)訪問團一行八人參訪本計畫推動機制與成效,擬借鏡以規劃韓國顯示科技至2015年的人才培育計畫。
3.培育成果考核機制:本計畫推動至今進行各項訪視考評措施,以落實各項推動措施,也在各中心的協力下以較少的經費推動各項先導培育措施,更引進大量業界及研究單位資深主管參與本計評審工作,提升本計畫推動層面與考評的公信力。為確實評估各項推動機制的成效,更與學習評估專業團隊-台大岳修平教授合作,進行全面性成效評估,包括與參與成員面談及網路成效評估,可具體評量包括跨領域、種子師資及產學合作等各項措施的成效,應是同類型計畫少見的全面性評估,可做為未來其他人才培育措施的參考。

96

ARM-based工業電腦周邊模組及其驅動程式開發                                                                                                                                                               

2007/12/1
~
2008/8/31

150,000

完成ARM-based之原型板及相關工業控制RS-232、RS-485、A/D、D/A之介面 。

96

高性能串聯諧振式電源供應器研製

2007/12/1
~
2008/8/31

1,250,000

串聯諧振電源轉換器(Series Resonant Converter, SRC),以下簡稱SRC,由於具備零電壓切換、低電磁干擾雜訊與操作頻率寬廣等優點,近年來已經大量應用於例如液晶電視的電源供應器上。SRC具有一特定諧振頻率,隨著輸入電壓與負載程度不同,切換頻率必須隨之調整,因此一般較適用於定載輸出的電源供應器。本計畫預計以九個月的時間,研發可於全載範圍操作的SRC應用電路。首先推導單組輸出架構的等效電路模型,討論包括洩漏電感、銅損與二次側整流元件等非理想特性對於SRC的增益影響,以及二次側非弦波電流的效應,最後分別實作150 W/12 V與500 W/12 V-19 A/5 V-25 A/3.3 V-18 A/-12 V-0.8 A兩組雛型電路,並以模擬與實測驗證分析結果。除此之外,本計畫亦將討論輕載調制策略,以補SRC架構無法空載操作的缺點,預計以調頻搭配調整責任週期的方式,改善SRC輕載操作性能。期望藉由本計畫的執行成果,得以將SRC應用於必須全載操作的PC電源、伺服器電源、通信電源與穩壓器等領域中。

97

提升技職院校類比積體電路設計

2008/4/1

2008/12/15

550,121

開辦一星期之國外名師講座,對全國產學界開放;舉辦將近十場IC設計研討會;成功聘任IEEE Fellow Geiger教授為本校榮譽獎座。

97

智慧空間(i-space)          

2008/4/18
~
2010/12/10

6,400,000

1.推動『智慧空間』模組化課程;提出申請並完成開設『智慧空間概論』課程。
2.舉辦國際性研討會:「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lor Emotion Research & Application」,為期3天。
3.發表國內外期刊論文共30篇、國內外研討會論文共76篇與國內外專利7篇。
4.完成13件產學合作案。
5.與工研院量測中心合辦影像品質研討會。
6.本計畫由學校提供專屬網頁空間,網頁建置已完成。
7.舉辦成果發表暨觀摩展示活動1場。
8.建置『照明與影像品質實驗室』。
9.舉辦專家演講13;場短期課程5場;研討會4場。
10.完成遠距教學規劃、申請與遠距測試(台科大-雲科大) 。

97

前瞻晶片系統設計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課程發展計畫   

2008/6/1
~
2009/2/28

140,400

開發前瞻混合訊號佈局課程模組,對全國學界開放。

97

針對無線行動裝置設計與開發之精確能源評估系統

2008/6/1
~
2009/1/31

220,000

協助該公司開發新一代無線行動裝置之能源評估系統,有效降低新產品開發週期及競爭力

97

應用於網路通訊產品之「通用型應用程式介面」

2008/6/1
~
2009/1/31

160,000

 

97

發光二極體應用於照明之驅動電源系統研製

2008/6/1
~
2009/1/13

420,000

研發可用於以TRIAC作為調光機制之LED調光電路,研究TRIAC調光電路之架構與原理說明,以及本系統選用之返馳式轉換器架構與其起動電路之原理,並討論包含非理想條件下連續模式與不連續模式之動作原理。本計畫分別實現輸入電壓為120V與240V兩種電路,並測量與改善EMI。

97

高壓輸入之多組冷陰極管背光模組驅動電源研製

2008/6/1
~
2009/1/31

420,000

本計畫針對LCD螢幕電源供應器系統之改善進行研究,首先改採兩級架構,直接以PFC的高輸出直流電壓供電給後級串聯共振半橋轉換器,除了完成零電壓軟切換之外,並嘗試以單組低匝數比之變壓器取代多組高匝數比之變壓器以驅動多組燈管。同時本計畫亦研擬均流控制策略,以降低燈管電流之間的均流誤差。

97

影像顯示科技人才培育計畫-計畫推動辦公室計畫           

2008/1/1
~
2009/6/30

4,858,593

1.彌補人力質與量的缺口,提供產業發展動力:由於影像顯示產業為國家重點產業命脈,產業面臨高度成長與激烈競爭,資金、技術、與人力為產業勝敗關鍵,本計畫透過有效積極措施,包括種子師資、學程課程、優良教材、互動式遠距教學、國際交流、知識交換平台等,快速彌補人力質與量的缺口。
2.提供業界前瞻技術與高級研發人才,提昇產業競爭力:本計畫參與學校幾乎包括所有國內影像顯示的重要校院,藉由產學資源平台整合研究團隊、共用實驗室的資源共享、邀請外國專家學者、以及專題競賽與產學競賽獎等措施,鼓勵並加強創意研發,提供業界前瞻技術。
3.提升實作能力,縮短產學落差,填補人力需求的經驗缺口:透過補助共用實驗室的部份設備需求,鼓勵具優厚資源的特色中心及夥伴學校開放實驗室,提供資源共享,並加強產學合作、產學共教、業界實習、產學競賽獎等措施,加強實作能力。
4.結合產學資源:本計畫所有活動獲得各主要大廠的支持與重視,除配合各項活動措施及擔任評審工作外,並贊助經費協助建立共用實驗室、設立創意展示中心、以及設立產學競賽獎等,使本計畫能以較少的教育部補助經費,結合產業界經費,推動各項人才培育措施。
5.普及影像顯示科學教育,向下紮根:影像顯示產業發展除技術研發外,更包括與生活結合的創意應用。本計畫各特色中心舉辦多場高中職教師研習及赴高中職業學校演講,推廣影像顯示知識,播下未來科技發展的種子,並於台北台灣大學新綜合體育館舉辦專題競賽與奇美獎決賽與展示,獲得很大迴響,將影像顯示科技普及化。
6.配合政府政策,啟動新興科技人才培育:影像顯示產業關鍵技術與新興太陽能光電及軟性電子產業所需技術密切相關,本年度配合政策,規劃軟性電子的人才培育,並辦理軟性電子種子師資培訓,藉鏡影像顯示種子師資擴散的經驗,為此未來重點產業的人力需求進行先期培育工作。此外本計畫培育人才,未來也可投入太陽能光電及軟性電子產業,有助於這兩個產業的成長。
7.縮短產學落差:本計畫與教育部其他人才培育先導型計畫的主要差異,在於影像顯示科技產業已蓬勃發展,人力需求急切。因此本計畫除了一般先導型化的人才培育措施外,重要的措施與成果為在人才培育方面的產學合作,以快速提供產業需求人力,並縮短學校訓練與產業需求的落差。

      • 辦理產學競賽獎:秉持著「業界出題,學界回答,創新突破」的精神,以達到產學研多方的合作交流。此類競賽已舉辦多屆,包括與友達光電舉辦「友達獎」,及與奇美電子舉辦「奇美獎」,藉由高額獎金吸引優秀團隊參加,提昇競賽水準;並透過業界提供技術諮詢,提升技術層次,縮短產學落差,已成為相關學界的年度盛事。據舉辦單位表示,競賽水準逐年提升,業界因此比賽,發掘學界創意與研究團隊。例如,業界由學校參賽的作品中發現可技轉技術,而與學校團隊產學合作;另外參賽學生也視參與此項競賽之成果為特別成就,因而獲得國外留學機會。奇美電子並表示計畫結束後依然會繼續以奇美論文獎的形式鼓勵優秀隊伍參加,延續原本產學合作專題競賽精神。
      • 影像顯示科技創意及應用特色中心跨校聯盟結合台南地區之大專院校與業界(奇美電子)合作共同建立「影像顯示科技創意及應用特色展示中心。」結合南科園區,發展出影像顯示科技創意及應用,結合研究、科技應用、創新於一身,讓顯示科技更貼近生活。
      • 影像顯示LCD/LED製程技術與設備特色中心,配合國內光電面板產業之需求,使學生畢業後能立即投入就業市場,與友達合作,簽訂「學程協議書簽署」,正式締約共同推動影像顯示人才培育之產學合作。完成特色群組課程修習之學生,將授予學程證書;如通過友達公司人格特質測驗評量之學生,由該公司先行發給「聘僱意向書」,於學生畢業或役畢後優先錄用。

8.國際交流:本計畫除引進國外師資提供國內師生前瞻及最新影像顯示發展資訊外,也將本計畫推動的各項前瞻人才培育措施整理投稿至國際知名的ICEE工程與科技教育研討會,已連續兩年獲接受發表,將本計畫推動成效推展至國際社群,提升國內人才培育之聲譽與能見度。去年更獲韓國顯示產業發展協會(KDIA)訪問團一行八人參訪本計畫推動機制與成效,擬借鏡以規劃韓國顯示科技至2015年的人才培育計畫。本年度至英國與西班牙參訪顯示及光電重點大學,藉此觀察當地培育專業人才的政策和方法,並瞭解最新的產業發展趨勢。此外,並嘗試與受訪單位溝通雙邊合作方案,以提升人才與技術交流的層次。
9.培育成果考核機制:本計畫推動至今進行各項訪視考評措施,以落實各項推動措施,也在各中心的協力下以較少的經費推動各項先導培育措施,更引進大量業界及研究單位資深主管參與本計畫評審工作,提升本計畫推動層面與考評的公信力。為確實評估各項推動機制的成效,除了請電子知識平台建置問卷調查網站外,更與學習評估專業團隊-台大岳修平教授合作,進行全面性成效評估,包括與參與成員面談及網路成效評估,可具體評量包括跨領域、種子師資及產學合作等各項措施的成效,應是同類型計畫少見的全面性評估,可做為未來其他人才培育措施的參考。
10.打破區域藩籬,有限資源收最大共享之效:透過分佈於全國各大學的特色中心與電子平台,有效整合人力與資源,誘發學校與業界投入大量資金、提供空間及行政配合等,使特色中心成為跨校級、跨領域的影像顯示技術研發團隊、教學中心與產學合作平台;開設跨校實作實驗課程,藉此課程鏈結各校之研究與教學資源,建立共用實驗室,提供跨校教學與研究工作之用;並結合現有師資以及透過數位教材與E-learning功能的產業電子知識交換平台而建立數位化教學資源中心。

98

「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推廣計畫

2009/9/1
~
2010/8/31

500,000

本課程共有60個人選修,並涵蓋電資、工程等不同學院,透過預設的的四大專題:嵌入式多媒體昆蟲導覽系統,嵌入式多媒體昆蟲聲音辨識系統,嵌入式多媒體昆蟲行為辨識系統,以及嵌入式多媒體昆蟲移動追蹤系統,讓修課學生能夠結合課程所學,將嵌入式系統真正的實作在特定主題上,並且設計出具有實質意義的成品,並可藉著這次跨領域教學的經驗與成果,讓學生了解生物相關領域所待解決之問題 。

98

前瞻系統設計(SoC)非同步教材製作計畫

2009/3/1
~
2010/2/28

197,500

本計畫之目標為設計一個適合國內技職校院學生關於嵌入式系統介面設計之課程並發展非同步教材,結合國內三所科技大學(台灣科大、台北科大、聖約翰科大)在嵌入式系統具多年實務經驗的四位教授共同開發。
學生們透過本計畫,可學習到的技術包括:匯流排介面、通用型輸出入介面、鍵盤控制與掃描、中斷處理、非同步序列傳輸、直接記憶體存取、IIC、IIS、快閃記憶裝置、觸控面板等各式各樣常見的介面與驅動程式控制方式,並且包含進階設計和探討如何考慮系統效能等議題。
透過課堂講授介面原理之外,個別有關介面的主題皆搭配著實驗課程加以訓練,以培養學生們基於理論基礎下的實作能力,藉此培育出SoC介面設計的人才。

98

技專院校國際合作與交流計畫:「台美跨國積體電路研究與設計之學術交流合作計畫」

2009/4/27
~
2009/12/15

456,000

於2009年5月邀請愛荷華州立大學Geiger教授蒞校訪問,聘任他為本校榮譽獎座教授,並於2009年7月派出師生共三人前往該校訪問力促雙方合作,爾後,雙方成功簽訂交換學生合作協議(MOA),於2010年5月起正式生效。目前又再增聘其系主任Arun Somani教授為榮譽獎座教授,並獲其首肯著手規劃他來本校講授短期課程。

98

前瞻系統設計(SOC)學程─ESW和PAL技職學程A類計畫

2009/3/1
~
2010/1/31

3,200,000

本年度計開授嵌入式軟體程式設計及積體電路佈局相關課程8門,修課學生計515人次。除完成部份課程之完整教材提供教育部供全國大專院校推廣之用外,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各項SoC聯盟舉辦之競賽和研習活動。其中,於98學年度大學院校積體電路設計競賽可程式邏輯設計組獲一、二名之佳績。

98

國際性競賽台灣代表隊培育平台計畫

2009/11/1
~
2010/09/30

2,910,000

本次計畫為培育參加2010年微軟潛能創意盃波蘭全球競賽所設之選手村培訓計畫主要針對三組來訓練:
1.軟體設計組:英文簡報已經進入最後定稿階段
2.嵌入式系統組:英文簡報已經進入最後定稿階段
3.數位創作組:選手已經進入全球前六強,將於7月前往波蘭爭取前三名。另外計畫中也已經選出一隊代表台灣於六月中前往坎城參加坎城青年創意競賽。
三組都將在2010/7/2前往波蘭參加全球決賽,在此之前,選手村會安排往年幾屆曾經參加過全球比賽的選手以及曾經擔任過國際評審之專家委員們做指導、分享比賽經驗。

98

「資通訊重點領域課程推廣計畫」─實頻網路接取技術

2009/3/1
~
2010/2/28

477,000

本課程探討目前光纖通訊最受重視之區塊,修課研究生共計18位。授課大綱分為光纖光學、寬頻網路接取元組件、光纖有線電視系統、分波多工被動光網路、寬頻網路接取技術設計、光纖到家/大樓/街間等科技演進。授課教材採用教育部寬頻教學聯盟講義比率達60%及自編講義40%。本課程也安排戶外教學參訪中華電信公司現場實務,並於兩位國際知名學者林清隆教授與沈平教授來台訪問期邀請演講,藉以擴展學生國際視野。

98

教育部高科技專利取得與攻防課程推廣計畫

2009/9/1
~
2010/8/31

180,000

本課程對於專利議題分別在法律層面、技術層面與商業層面去分析與介紹。修課同學計 52位。主要大綱包括專利說明書撰寫、專利申請要件、專利審查、專利舉發、專利侵害訴訟、專利鑑價及專利鑑定等。教學目標是使理工科背景學生進入能更了解與智慧財產的重要性。本課程亦邀請專利師及律師等四位專家來作專題實務演講與考照經驗,反應熱烈! 是一門同時顧及理論與實務結合之課程。

98

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

2009/1/1
~ 
2009/12/31

4,000,000

「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目標為厚植產學研發能量,反饋提昇學校實務教學及研究成果,同時培養學生發揮創意與應用技術研究發展,創造技專校院與產業界媒合共同進行產學合作,促使學校資源充分運用,提昇學校在相關技術的研發能力與水準,成為產業研發升級的有力後盾,以積極提供產業技術研發支援。
本技術研發中心針對「綠色能源」、「電能轉換與照明」兩個研究領域,從事前瞻性與實務性研究,並與產業界緊密合作,進行技術研發與培養產業界所殷切需求之人才。另外,本中心整合原有各相關實驗室,並與於92年度成立之「光機電技術研發中心」與「無線通訊與電磁相容技術研發中心」合作,運用兩中心所建置之實驗室與設備,以提供本校及其他研發單位進行相關技術之設計、模擬、製造與測試研發工作,建立緊密產學合作研發關係,以達成技術創新的目標。
本技術研發中心下之二大子技術領域,其研發規劃與成果之間的密切緊合度如圖一所示。
「綠色能源」領域所欲發展之「綠色能源」乃指太陽光電能、風力能與燃料電池化學能之應用,冀望這些新興的無污染再生能源可與市電或傳統蓄電池配合,以分散並增加供電來源的種類,甚至取代部份傳統發電方式所產生之電能。上述綠色能源藉由電能轉換技術,可直接或間接提供包括「馬達驅動」、「電能轉換與照明」兩個領域之能量來源。
「電能轉換與照明」領域之研發目標為包含AC/DC整流技術、DC/DC與AC/AC切換式技術、DC/AC換流技術、EMI電磁干擾相關課題、各種直/交流馬達之驅動技術、以及運用微處理器或DSP完成數位化控制目標等,這些均與可應用能量之形式轉換技術有關。除了各種電能轉換器的架構以外,尚包括創新控制策略(例如零電壓零電流切換技術)以及電磁干擾量測與濾波器設計等,以支援照明應用中各式電子安定器研製、實現調光控制、LCD背光電源、LED驅動電源與晝光照明技術等,並研發各種控制電路之積體化,包含PWM控制IC、PFC控制IC、馬達控制IC、電子安定器控制IC、電池管理控制IC、LCD背光電源控制IC、LED驅動電源控制IC、以及相關元件或子系統之IC化。本領域之研發成果,可充分支援「綠色能源」領域,綠色能源所產出的電能形式多為不穩之直流電壓或電流,為了與市電並聯以及直接供應直流或交流負載,亟須高性能之DC/AC與DC/DC轉換技術,以及有關蓄電池的充放電管理策略等。
本中心在98年度整合各項電力電子之應用,運用前五年度所研發之各項創新電力電子技術,研發符合能源之星4.0規範之80 Plus標準的高轉換效率、高功率密度、高性能電源供應器,呈現如圖二所示之整合應用,以符合日趨嚴格的轉換效率要求與安規。
本計畫以一年時間研製一適用於個人電腦之500 W電源供應器,輸出規格如下:12 V/32 A、5 V/25 A、3.3 V/20 A、–12 V/1 A與一組待機電源5 V/3 A。電源模組中使用交錯式邊界模式功率因數修正電路為前置穩壓器,以提高轉換效率與功率因數並減少輸入電流的總諧波失真率。DC-DC轉換器電路架構則為半橋式串聯諧振轉換器,配合零電壓切換減少一次側切換損耗與同步整流技術減少二次側導通損,兩組同步降壓型轉換器分別將12 V電壓降壓為5 V與3.3 V。所研製之電源供應器具有電源監控機制,以提供電源模組之安全保護,並以返馳式轉換器架構提供待機與輔助電源。雛型電路的實驗測量結果,將驗證本論文所研究的電源架構與控制方法的可行性,且符合能源之星要求的規範。

98

技職校院技術研發中心強化人才培育計畫--電力電子技術研發中心

2009/6/1
~
2010/5/31

3,059,000

本計畫之整體目標擬規劃電力電子應用在電動車上的各項技術轉化培育專業人才,基於配合電力電子領域中心學校與其他夥伴學校之各項重點規劃,台灣科大電力電子中心係以電動車用光源驅動技術為主。電力電子領域強化人才培育計畫在第二年計畫執行乃以新能源材料與綠色材料相關題材為授課方向,中心學校與各夥伴學校共開設30門跨校選修課程,並規劃邀請電力電子領域教師與校外專家學者巡迴授課30場,以產業導向需求之前瞻性具實際應用技術申請50件專利,並融入課程教材中。
本計畫的精神擬就教育部成立的技術研發中心成果,進行技術推廣以及教育扎根,除提升產業技術外,更進一步加強裝備學生就業競爭力。教育部著眼於臺灣中小企業研發能量普遍不足,且研發能量均集中於學校,對此順應國內現階段技職教育之轉型與發展,加強技職學校與產業界結合,深化技術研發成果,累積產學合作技術與經驗,提昇技專校院競爭力,創造技專校院與鏟業界媒合共同進行產學合作之機會,促使學校資源充分運用,提昇學校研發能力與水準,積極提供產業技術研發支援另技職體系本於產業鏈結與學生就業導向產學合作、技術研發及技術推廣的重要性。

99

前瞻晶片系統SOC學程計畫-A類專題:SOC嵌入式Linux系統

2010/02/01
~
2011/01/31

700,000

執行中

99

前瞻晶片系統SOC學程計畫-A類學程:積體電路佈局與雛形系統設計                                                                                                                                            

2010/02/01
~
2011/01/31

1,000,000

執行中

99

前瞻晶片系統SOC學程計畫-A類專題:行動裝置在嵌入式系統的應用                                                                                                                                            

2010/02/01
~
2011/01/31

700,000

執行中

99

前瞻晶片系統SOC學程計畫-A類學程:嵌入式系統軟體                                                                                                                                                         

2010/02/01
~
2011/01/31

1,300,000

執行中

99

補助技專校院建立特色典範計畫-智慧空間(i-space)                                                                                                                                                          

2007/03/24
~
2010/12/10

6,400,000

執行中

99

資通訊重點領域課程推廣計畫-遠距居家照護                                                                                                                                                                 

2010/02/01
~
2011/01/31

300,000

執行中

99

推挽式升壓型功率因數修正技術                                                                                                                                                                            

2010/01/25
~
2010/12/10

658,000

執行中

99

資通訊重點領域課程推廣計畫-光纖寬頻網路接取技術

2010/02/01
~
2011/01/31

550,000

執行中